基本原则

篇章布局合理

言简意赅

信息流动通畅

使用短句

多用主动语态

主动语态简短、清楚,90%的情况使用;被动语态较长、有时理解费事,10%的情况使用

使用强势动词,避免把动词变为名词

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

避免含糊不清

用人称代词拉近与读者距离

避免否定的表达方式

人物加动作

界面文法

错误

帮助用户达成目的,必要时告知用户阻碍他达成目的的问题是什么;

动词优先、描述简短;

对于特定工作人员,说明错误细节会有帮助,既满足好奇心,又满足责任感。细节说明让使用者感觉能够定位或预测错误;

对于普通用户,如果错误细节能帮助他触达所需或对产品产生信心或感到安心,则可以提供;

Inline Errors

打扰程度最低,建议用户在进一步操作前修正错误,其操作位置与报错前一致;

  1. 简短,能够澄清、提醒或指导交互,且不会妨碍用户操作;

  2. 提示正确操作,快速指导纠错操作;

  3. 避免使用“无效”等负向词汇;

Detour Errors

打扰程度一般,为用户提供达成目的的迂回方式,其操作还是在功能或产品内的;

操作指导优先,错误诠释其次,快捷操作再次;

快捷操作中的文案与标题中的一致;

Blocking Errors

打扰程度最高,清楚告知用户需求完全走不通;如果可能,告知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体验能够恢复,其操作超出功能或产品范围;

操作指导优先,强调价值其次,重申操作再次;

描述

具有信息量的文本块,文本主体。可以是短语、句子或段落。也可以是隐藏文本,用于解释复杂的视觉。用户应当无法与描述进行交互,如tap、clp或hover。(如果描述有内嵌链接或图标,当作button即可);

用户大多时候会直接忽略描述;

如果描述是必要的,需要尽可能易用。英文每行40个字符以内,一般是三至六个单词。用户愿意停留较多时间阅读三行以内的文本;

如果单个文本块较长,用户会感到犹疑。将长文本切分为已读的文块让用户重拾信息和可控感;

避免星号*;

用平直的语言,描述产品如何让用户或客户受益;

信息提示内容应当有价值、时机恰好;

提示

提示小心会打断用户注意力,提醒他们注意原本没在意的内容;

提示须一眼到位,告知用户需要立即采取的操作;

提示出现在移动端锁屏、消息中心或者banner上;可以长驻也可以瞬显;移动、pc、网页端、浏览器插件上都有可能出现,因地制宜地展示;

信息由至少一条文本构成,大多是两块信息,与标题及描述的模版类似。标题开头多是动词,提示操作,加上达成目的的其他信息。描述的信息对于达成目的不是必须的;

负面消息也是有价值的,仍然需要关注时间;

按钮

button多是动词;

一至两个词;

button文字与title的呼应;

确认

动词或动词词组过去式描述动作;(英文中现在分词传达动作执行中,过去分词传达动作完成)。

功能性文本

句子

汉语擅用短小的句子

需要按汉语习惯拆分长句

汉语的每个句子只表达一个意思,内容太多可能会使读者不堪重负

结构或信息复杂的句子,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断开,分为两句或多句来说

一句话说一件事

靠意思自然链接,或者通过某种方式连为一体

避免断句后可能造成的意思错误或扭曲

避免句子结构松弛

避免出现语病

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,可以为了通顺改变修饰语的位置

汉语习惯先说事实,再表态

分清主次信息

要清楚表达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

把需要强调的概念置于句末

补充性的说明不宜前置,可能引起不适当的强调

并列的句子成分,结构应当相同

平行结构要简洁有力